杜鹃,国美“铁娘子”?黄光裕入狱后,拯救国美的其实另有其人_婵贞_母亲_商业
2008年8月6日,北京奥运圣火在全场瞩目中点燃。在众多火炬手里,有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太太格外引人注目。她面容平静而从容,缓缓将圣火传递给了当时的内地首富黄光裕。这位老太太,正是黄光裕的母亲——曾婵贞。
那一年,黄光裕的妹妹黄秀虹也作为火炬手之一登场。全家竟然有三人同时担任火炬手,这样的荣誉可谓罕见。外界普遍认为,曾婵贞和黄秀虹之所以能获得这一殊荣,都是因为黄光裕的影响力,但实际上,所有光环的背后,真正的功臣是曾婵贞。可以说,黄光裕三度登顶首富的位置,背后都有母亲曾婵贞无可替代的贡献。
曾婵贞其实只是一个来自农村的普通老太太,文化水平有限,也没有显赫背景,但她所养育的子女个个都成为商界响当当的人物。她五十多岁才踏入商业领域,却展现出非凡的才能,助儿子黄光裕成为首富;在儿子入狱后,她挺身而出,扛起救国美的重任,凭借自己的坚韧和智慧,尽力护住了国美的根基,直至儿子归来。
展开剩余87%有人曾说:“一个好母亲的影响可以延续三代。”这句话在曾婵贞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她出生于广东潮汕凤壶,潮汕素以商贸发达著称,孕育过不少富豪,如香港的李嘉诚、腾讯的马化腾,乃至泰国政坛风云人物他信,都出自这一地区。
曾婵贞的祖辈曾是泰国著名的华侨商人,生意覆盖布料、糖和豆类等日常必需品,鼎盛时期,曾家旗下的商铺一旦冠上他们的名字,生意便红火异常。然而,经历过一系列社会变革后,到了曾婵贞这一代,家族已大不如前,生活几乎与普通百姓无异。虽然财富早已不复往日辉煌,但家族的经商精神与严谨家风依然传承下来。
曾婵贞十几岁时,村里来了个小乞丐,挨家挨户讨饭。当乞丐走到曾家门前,父母见他可怜,决定收留他当做自己的孩子养大。后来,乞丐与曾婵贞情投意合,父母便促成两人婚姻。这个小乞丐,正是黄光裕的父亲黄昌义。
婚后没多久,曾婵贞为黄昌义生了两男两女,虽然家境贫寒,生活困难,几乎常常吃不上饱饭。一家六口人挤在不到14平方米的简陋房间里,房子隔壁就是一个猪圈。黄光裕和兄妹们从小便在猪叫声和猪粪气味中成长,生活的艰苦可想而知。
为了养家糊口,黄昌义不得不离乡背井,跑到外地做小买卖,通常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。重担落在曾婵贞肩上,她一边经营家里的小油坊,一边照顾四个孩子,既要抚养他们成长,也要教他们做人做事。
每天晚上,工作一结束,曾婵贞便会给孩子们讲述祖辈的经商故事,从她的叙述中,孩子们学到了许多宝贵的商业智慧和做人的道理。虽然年幼的他们当时难以完全理解,但这些故事如同种子,深深扎根在他们心里。
除了传授商业理念,曾婵贞还教导孩子们要坚强和乐观。她信奉基督教,受《圣经》中一句话影响甚深:“管教你的儿子,他就使你得安息,也必使你心中喜乐。”这信条成为她教育孩子的根基。
潮汕当地有排外习俗,黄光裕的父亲非本地人,加上曾是乞丐身份,黄家的孩子们经常遭受村里其他孩子的欺负。一般家长可能会教孩子回击,但曾婵贞却劝他们忍让,“别人打你左脸,你就转过右脸去让他打”,教会他们克制和沉稳,哪怕在最愤怒时也不会冲动行事。
她还告诉孩子们,潮汕人在外做生意的最大优势是团结。在无数商业竞争中,潮汕帮的联合力量令对手闻风丧胆。她反复强调兄妹之间要紧密团结,唯有如此,方能克服未来更大的挑战。
在母亲的影响下,黄光裕兄妹感情深厚,这种紧密团结在后来的商业运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难得的是,曾婵贞从未对孩子们动辄施以体罚,她坚信言传身教的力量,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们的品格。
1985年,16岁的黄光裕还没读完初中便辍学,准备和哥哥黄俊钦一起闯荡商界。临别时,母亲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,打开后发现里面竟然有3万元现金。兄弟俩惊讶于母亲何时凑齐了这笔巨款。更令他们感动的是,在那个年代,3万元是一笔巨额资金,而母亲毫不犹豫地交给了他们,表达了对他们的信任与支持。兄弟俩暗下决心,绝不辜负母亲的期望。
1987年,兄弟俩在北京前门东大街租下100平方米的店铺,开设了第一家“国美电器”。彼时市场上的家电多为进口且供不应求,卖家普遍加价两三倍出售。但黄光裕兄弟采取了截然相反的策略:薄利多销。依靠优质产品和低廉价格,很快赢得市场青睐。
母亲早期传授的经商理念与天赋,让黄光裕兄弟表现得成熟老练,不像刚踏入商界的年轻人。有一次,一位顾客来买彩电,店里只剩一台展品。哥哥准备告知无货,黄光裕却抢先说:“稍等,我去仓库拿。”很快他抱回一台崭新的彩电。哥哥后来才知道,弟弟是去别家店买来的,他得意地说:“其他店铺都是我的仓库!”
随后,黄光裕以每次800元包下《北京晚报》中缝广告版块,详细展示店内产品及价格。这一创新手法迅速提升了知名度,北京街头巷尾流传着“买电器,到国美”的口号。
到1993年,兄弟俩在北京已开设五六家国美电器连锁店,财富滚雪球般迅速积累。挣了钱后,他们把曾婵贞接到了北京。黄光裕给母亲一笔钱,说:“妈,这么多年你辛苦了,现在该享福了。”然而,曾婵贞并未选择休闲或购物,而是用这笔钱创立了国美投资,涉足金融服务、家电批发和电商业务,且经营得井井有条。
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这位农村老太太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,竟能经营得如此出色,且眼光超前。随着国美业务扩大,消费观念转变,她敏锐地察觉到未来企业的核心将是服务和用户体验。她促使国美设立专门的售后服务公司,提升服务质量,树立良好口碑,为国美发展奠定基础。
1999年,国美已扩展至全国88个城市,拥有330家门店。黄光裕的两个妹妹也相继来到北京,加入国美,兄妹携手共筑商业帝国。2004年,国美借壳上市,黄光裕一跃成为内地首富。2005年和2008年,他又两度登顶胡润百富榜首。在那个时期,阿里巴巴总营收仅22.5亿元,刘强东还在为突破10亿元年营业额苦战。可见,国美当时的地位无可匹敌。
2008年奥运圣火传递时,曾婵贞与儿子及女儿一同成为火炬手,黄家迎来人生巅峰。然而好景不长,仅几个月后,灾难降临。11月,黄光裕被捕,妻子杜鹃随后也被拘留,小妹黄燕虹因与哥哥不合离开国美,仅剩大妹黄秀虹坚守岗位。国美如摇摇欲坠的大厦,岌岌可危。
随后,国美CEO陈晓晋升董事局主席,试图夺权,推行“去黄光裕化”,意在抹除黄家多年心血。谁料他低估了曾婵贞的力量。年近七旬、身体欠佳的她不慌不忙地出面掌控局势,几招之下便稳住了阵脚,让国美逐渐回归正轨。
她多次公开向股东和员工道歉,一方面博取同情,另一方面宣示国美永远属于黄家。她成功说服离开的黄燕虹及其丈夫归队,并促成他们拿出5000万元,加上黄家自筹的1.5亿元,助杜鹃获释,组建起以曾婵贞为核心,杜鹃为主将,黄秀虹为辅助的“娘子军团”,逐步瓦解陈晓的夺权阴谋。
同时,曾婵贞积极投身公益,塑造良好社会形象。2010年,国美向西南旱灾地区捐赠250吨大米,向青海玉树灾民捐款600万元;2013年又向四川雅安捐赠200万元及大量物资;2014年,她得知一员工子女患肺炎,亲自捐款6万元用于治疗。公益举措为国美赢得口碑回暖。
除了稳定局面和挽回声誉,曾婵贞还推动国美拓展产业链。她明白农人经验——鸡蛋不能放在同一篮子里。她创办了大众葡萄园电商公司,亲任总裁,主导B2C平台运营。
她发行国美联盟卡,持卡客户不仅可在国美购物,还能享受娱乐、健身、美容、餐饮等线下消费,极大促进销量和现金流。她还收购工厂,进军珠宝、鞋袜等行业,成立物流公司,构建国美供应链基础,确保资金流通。
在她领导下,国美线上线下业务齐头并进,重现昔日繁荣景象。她因此获《家族企业》杂志颁发的最佳女性贡献奖。颁奖时记者问她:“作为母亲,会不会感到辛苦?”她微笑回答:“一点也不苦,做母亲就是要承担责任,默默支持他们。”
2019年,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悄然由曾婵贞变更为刘丽焕,结合黄光裕刑期将满,这显然是为他回归铺路。媒体对此形容颇具悲壮色彩:“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。粮草已先行,三军交故人。待你重归日,收拾旧河山。”
2021年,黄光裕终获释放。白发苍苍的曾婵贞见儿子归来,脸上露出欣慰笑容。78岁的她终于可以卸下重担,将国美交还给儿子。黄光裕服刑的12年间,中国经济风云变幻,阿里巴巴和京东成长为零售巨头。复出后首次电话会议上,他誓言18个月内重夺江湖地位。形势虽严峻,未来是否能再创辉煌,令人期待。
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,常见关键时刻撑起家族希望的女性长者,如《杨家将》中的佘太君、《大宅门》里的白文氏、《百年孤独》的乌尔苏拉。曾婵贞正是这样的典型,因此业内尊称她为“黄门佘太君”。
她外表柔弱,却能在关键时刻爆发惊人力量。命运多舛也未曾使她屈服。若无曾婵贞,就没有商业传奇黄光裕;国美也许早已易主,更遑论稳定发展。她的坚韧和智慧,令人敬佩和感叹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识人术:小人最怕被看穿,看透这七点,你就不会再吃亏了!
下一篇:民间故事: 偷欢术